close
對至今紛擾不已、且仍將延續若干時日的高鐵事件提供一些反思,以作為台灣社會的參考。建設高鐵的目的是要紓解台灣的陸地上的交通問題。討論期間,劉泰英提出一個以台鐵升級為基礎的方案,即是用高架方式清除平交道,將軌道改造以提高車速;全案共需600多億台幣,但未被採納。建新路的原因是要藉此來繁榮地方,是以沿線土地的增值是在預計的效益之中的。在規畫階段,曾振農用「不肯到這裡來蹭一下」的理由,逼走了時任交通部的劉兆玄。在採購階段,將全歐系統修改為歐日合併系統。興建高鐵為李登輝取得了重大建設的聲譽,達到他攏絡地方派系的目標,更滿足了他以在任總統身分訪日的心願。if (typeof(ONEAD) !== "undefined"){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ONEAD.cmd.push(function(){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});} 如果當時採用劉泰英方案,至少搭乘高鐵民眾可循現有交通方式搭乘高鐵,每次可節省最少100元,以現在的每日13萬乘客人數估算,乘客每年可節省47億餘元,而政府也可節約今日在各地改建火車站的費用。同時,歐、日混體的問題迄今不能完全解決。在投標的時候,台灣高鐵以政府零出資和回饋政府1000億台幣的特優條件得標。高鐵總投資是4900餘億元,目前的日程客量是13萬人,年收入310億元,即使用當初預估每日23萬乘次估算,每年的營收是548億元,是投資總額的11%。用任何方式來估算,投資每年營收為投資總額11%的計畫,都不是具有吸引力的計畫,不能吸引慈善家以外的經理人的興趣。台灣高鐵獲選得標,是政府高估了這批青年企業家的能力?或是高層的壓力?還是官員們的昏庸?站在投資者的立場,投資如高鐵般的極低營收投資比的計畫,其首要是盡可能的降低自身的投資比例,然後: 1.在由政府撥交的車站用地上謀取最大收益,或參與車站周圍的土地炒作。2.設法拖政府下水。由於高鐵設站地點太離譜,從土地獲利成空,於是拖政府下水成為首要之務。政商糾結以此為鑑在高鐵原始股東應補足投資額時,只有殷琪同意繼續出資,不足的資本由陳水扁動用一切可能的公有資源補足,打破政府零出資的虛言,將台灣高鐵的負擔變成了全民負擔。大陸工程公司是喝國民黨奶水長大的,作為二代的殷琪在陳水扁未當選台北市長時即公開支持他。在政治上投資陳水扁和民進黨獲利之豐是空前的,殷琪僅為一例,宗才怡夫婦是另一例。在講求透明化的今天,可否請政治人物明碼實價的標出可能投資的項目和預期獲利?人民至少有權知道票投某人的代價。政治人物要政績,商人要謀利,都是其本分。當政治人物要依賴商人製造政績,同時商人要利用政治人物來謀利的時候,二者糾結在一起,人民所要面對的現實即如今日的高鐵案,應以此為鑑。 (作者為大學退休教授)



C7E7B8A15F20B5C2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93df1hvp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